【熱點事件】
樓市持續火熱,北上廣的房價一再高企,各地相繼出臺了限購政策。其中,婚姻狀況往往卡住了很多人的購房資格。最近,“離婚潮”引起全國關注,自上海房屋限購令出臺以來,上海市民就將“離婚”提上日程,僅僅浦東一天就有超過百對夫妻離婚,這個數據已經超過平時的3倍還多。為房離婚,似乎成為樓市調控的某種衍生品。
【熱點預測】
上海市民為房排長隊瘋狂離婚,請談談你的看法?
【熱點解析】
出臺限購政策旨在能夠對樓市進行宏觀調控,給樓市降降溫,促進我國市場經濟的持續健康穩定發展,離婚買房是在鉆法律和政策的空子,勢必會擾亂我國市場經濟,影響到政府對樓市的宏觀調控,使得限購政策效果大大下降,
然而,離婚買房,看似荒誕,實則折射出一種無奈。在一些樓市限購政策下,“假離婚”至少可以達到三個目的:一是規避限購政策;二是享受較低首付款比例;三是享受相關稅費優惠。這些年來,大城市的房價居高不下,且有不斷上漲的趨勢,迫使更多人寧愿假離婚也要買房。倘若一紙離婚協議能讓人減輕不少購房壓力,對于那些離婚買房者來說,“假離婚”便成為一個不得已的選擇。
要想破解為房瘋狂離婚的難題,勢必要找到根本原因,一方面是市民的法律信仰缺失,法律意識淡薄,并以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為榮。另一方面就在于調控政策的不科學性所導致,政策往往不能持久,朝令夕改,變幻莫測,政策在設計和執行的過程也欠缺人性化和公平性,從而導致病急亂投醫,既為難了公眾,也使政策難以達到預期效果。
因此,我們要繼續做好普法宣傳工作,提升人們對法律的認識;要繼續完善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,為規范人們的行為、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提供法律保障。同時,領導干部以及執法監督隊伍人員要做到“以事實為依據,以法律為準繩”,落實好有法必依、執法必嚴、違法必究,當好維護法律權威的守衛者和塑造人們法律信仰的推動者,除此之外,我們在樓市調控政策設計制定的過程中應當更加嚴謹對待,科學決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