背景:
駱福玉,南京市婦幼保健院護士。2017年3月28日下午,一段由醫院的目擊患者拍下的駱福玉怒斥醫托的視頻在網上熱傳,網友紛紛點贊,她也被冠上了“俠女護士”的稱號。
——《百度百科》
南京市婦幼保健院護士駱福玉火了,因為一段視頻。視頻中,身穿護士工作服的駱福玉,緊緊抓住一中年女子,并斥責“人家(病人)都哭了,你還在騙錢!”女子是一名“醫托”,而駱福玉被網友稱為“俠女護士”。
——《人民網》
命題預測
某市婦幼保健院護士駱福玉因當眾斥責一名女“醫托”而火了,身穿護士工作服的駱福玉,緊緊抓住一中年女子,并斥責“人家(病人)都哭了,你還在騙錢!”。網友對此“道義”行為紛紛點贊,親切的稱呼駱福玉“俠女護士”。對此,你怎么看?
參考答案
“俠女護士”斥責“醫托”的行為讓人肅然起敬,讓人大呼快哉,我們紛紛給駱福玉的“義舉”點贊。但同時,我們也應該看到“醫托”問題的解決不應只是“俠女護士”的責任,更應該全社會共同解決。
所謂的醫托,就是醫療掮客,他們常混跡于患者密集之地,以“好心”帶人找“專家”看病之名,將病人“倒賣”至其他醫療機構,且多數為不具備正規資質的“野雞醫院”,最終實現宰客的目的。很多患者是既傷錢又傷人,甚至出現跳樓等極端事件的發生。所以駱福玉的做法確實給人們了信心,讓人們看到了醫務人員在打擊“醫托”問題上的擔當和作為。
目前,各醫院針對“醫托”問題也有針對性地打擊,有些醫院建立了“醫托簡譜庫”,保安對照照片驅趕,也有些醫院在抓到醫托后“罰寫”保證書。但是,無論醫院采取哪些方式來打擊都無法杜絕此類問題的出現。
導致“醫托”行為在我國盛行的原因有很多。首先,在我國,“醫托”行為并未入刑,對查獲的“醫托”只能進行行政處罰,對比其作為“醫托”所獲得的收益,違法成本太低,難以起到威懾作用,使得很多“醫托”在被處罰后又重操舊業。其次,在操作上,如何認定“醫托”是個難題。只有認定“醫托”與醫療機構之間存在雇傭關系,才能對涉事醫療機構進行處罰。最后,取證困難,會導致對涉事醫療機構的處罰“無力”,也會導致“醫托”盛行。當然,從根本上來講,優質醫療資源的短缺才是“醫托”盛行的根本原因。
打擊“醫托”不僅僅是醫務人員的責任,更需要全社會合力。一方面,衛生主管部門應主動建立醫托“黑名單”,并連通個人誠信記錄,讓“醫托”行為付出代價。另一方面,政府有關部門應該多措并舉均衡城鄉、區域醫療資源,推進分級診療,讓群眾足不出戶就能享受到優勢資源,這才是從根本上打擊醫托的有效途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