臨床基礎知識是醫療衛生事業單位招聘考試中,要求理解性記憶較高的內容,其中妊娠高血壓的分類及臨床表現是難點之一。中公衛生人才網幫助大家梳理相關內容,以便大家更好地復習和記憶。
妊娠期高血壓三大臨床表現包括高血壓、水腫和蛋白尿。
子癇抽搐進展迅速,前驅癥狀短暫,主要表現為抽搐、面部充血、口吐白沫;隨之出現肌肉僵硬,很快發展成全身陣攣、驚厥、有節律的肌肉緊張和收縮,其間病人無呼吸動作;此后抽搐停止,呼吸恢復,最后意識恢復。
分類 | 臨床表現 |
---|---|
妊娠期高血壓 | BP≥140/90mmHg,妊娠期首次出現,并于產后12周恢復正常;尿蛋白(-)。 |
子癇前期(輕度) | 妊娠20周后出現BP≥140/90mmHg,尿蛋白≥0.3g/24h或隨機蛋白(+)。可伴有上腹不適、頭痛等癥狀。 |
子癇前期(重度) | BP≥160/110mmHg;尿蛋白≥2.0g/24h或隨機蛋白(++);血肌酐>106μmol/L;血小板<100×109/L;血清ALT或AST升高;持續性頭痛或其他腦神經或視覺障礙。 |
子癇 | 在子癇前期的基礎上進而出現抽搐發作,或伴昏迷 |
慢性高血壓 | 高血壓孕婦妊娠20周以前無尿蛋白,20周后若出現尿蛋白≥0.3g/24h;或高血壓孕20周后突然尿蛋白增加,血壓進一步升高或血小板<100×109/L。 |
并發子癇前期 |
例題:
子癇是在子癇前期的基礎上發生( )。
A.出血 B.循環衰竭
C.抽搐 D.腎損害
E.呼吸困難
【答案】C。解析:子癇是在子癇前期的基礎上發生抽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