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速,我國在能源戰略上面臨著三大因素的挑戰。因此,在未來,我們應采取跨越式的發展戰略,達到能源可持續發展的目的。
一是經濟快速增長引發的結構性變化。中國工業化進程目前已進入中后期,去年重工業占工業增加值的69%左右;二是快速城市化進程。目前中國每年約有1500萬人口由農村進入城市。預計到2020年,中國城市化率將達到55%~60%。而根據一般規律,城市人均資源消費量是農村的3.5倍;三是消費結構迅速升級。目前中國的機動車保有量突破了3000萬輛,每年消費約570萬輛,預計到2010年,每年消費將達到960萬輛,2020年可能達到1.4億輛。
雖然目前中國能源使用效率較低,但節能潛力巨大。中國市場巨大,有利于培育和應用新的能源技術,如新能源汽車等。未來新增的能源設施和裝置數量大,也有利于提高整體的能源利用效率。此外,除具備這些后發優勢外,中國在體制、機制、管理方式以及經濟結構調整方面的余地還比較大。因此,中國有可能采用跨越式發展戰略,通過體制、機制和技術創新,利用后發優勢,實現能源的可持續發展。
能源的可持續發展是一個長期的過程,“十一五”時期實現20%的節能目標仍非常艱巨。在法律法規上,宏觀上還缺乏一個綜合性的能源法,部門法規在操作性上還不強,相互協調還不夠,并缺乏市場激勵機制。
因此,協調的可持續發展能源政策的基本原則,降低能源消費增長使其低于經濟增長速度;在經濟和有利環境的基礎上開發國內的能源資源,特別是提高能源的開發效率;保護環境,減少以煤為主的能源結構的負面影響,并最終實現我國能源的可持續發展。